E-mail: 1352343018@qq.com
1352343018
前言:朝鲜医药是以“天、人、性、命整体观”为理论指导,以“四维之四象”结构为主要形式,以辨象论治为主要内容的一门独特的医药学体系。
朝鲜民族四象医学主要包括天、人、性、命整体观,阴阳论,四象人论,脏腑论,病因学,病理学和预防保健说等内容。
一、天、人、性、命整体观
天、人、性、命整体观是阐述人与自然、社会之间关系的学说。人生存在自然界,并形成了社会。人与自然、社会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在《东医寿世保元》中已明确阐述了“天、人、性、命”之间的整体观。“天”是指人生存的自然环境,即“地方”、“天时”;社会条件,即“世会”、“人伦”。自然和社会是人赖以生存的条件,自然和社会的运动变化也必然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人体,而出现与之相应的人体的机能性、器质性或心理性反应,人通过对“居处”、“党与’’、“交遇”和“事务”的整治来创造自己的生存、繁衍条件,这就是《东医寿世保元》所谓的“事务克修也,交遇克成也,党与克整也,居处克治也”。至于怎样整治人体生存繁衍的环境条件和社会因素,《东医寿世保元》认为“性以慧觉”,“命以资业”,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指明了“有慧觉则生”,“有资业则生”。只有“慧觉”才能认识极荡之天时,极大之世会,极广之人伦,极邈之地方,达到克修事务,克成交遇、克整党与、克治居处的目的,使人体适应自然和社会的变化继续生存下去。《东医寿世保元》强调人的耳、目、鼻、口四器官对认识过程的重要性,指出“人之耳目鼻口观于天也,天知也。”“耳听天时,目视世会,鼻嗅人伦,口味地方”,就是说耳目鼻口是认识客观世界的途径和源泉,并通过这种认识过程使天和人、性和命连结成统一的整体。
在叙述天、人、性、命关系时认为:“大同者天也,各立者人也”,“博通者性也,独行者命也”,“天时大同也,事务各立也;世会大同也,交遇各立也;人伦大同也,党与各立也;地方大同也,居处各立也。”这就明确了纲目关系,即讲明了纲举目张的道理,又强调了能动作用,进一步指明了改造自然和社会是治本的根本措施,而要发挥人的能动作用,“存其心,养其身”,“修其身,立其命”,是维护健康的重要措施。
天、人、性、命整体学说对指导医疗实践具有重要意义:一是揭示了病因学基本理论,即自然界引起的脾胃水谷、风寒暑湿为病;由社会心理因素引起的“心之爱恶所欲,喜怒哀乐偏着”也可致病。二是指导诊疗,即以社会因素所引起的喜怒哀乐的性情变化规律,指导辨象论治的诊疗过程。三是指导预防保健,即“简约得寿,勤干得寿,警戒得寿,闻见得寿”,“懒怠减寿,娇奢减寿,贪欲减寿”,“好贤乐善,天下之大药也”,指出了自我预防保健的基本途径。
二、阴阳论
阴阳论是朝医学基础理论的哲学依据。以“太极生两仪”,“太极动而生阳,静而生阴,分阴分阳,两仪立焉”,“阳变阴合四象生焉”的哲学理论为指导,解释宇宙一切事物的变化,说明人的生理、病理,指导临床实践。阴阳是宇宙一切事物的产生、发展和消亡的法则,也是朝医学辨象论治的根本原则。朝医学认为“天生万物,有物有则,人形物也,人性则也,以人形其人性,有物有则,一而不二者谓之太极”,“性有性用,性用知也,形有形用,形而行也,一知一行,一生一成,易简相得者谓之两仪”。这就是人体生理功能、病理变化的根源,人的一切组织器官是既对立又统一的有机整体。《东医寿世保元》称:“太少阴阳之脏局短长阴阳之变化也”。朝医学根据这一阴阳变化理论,把人分为太阳人、太阴人、少阳人、少阴人,指出辨象来之阴阳,正确的辨象首先要分清阴阳,才能抓住体质的本质。又称:“哀怒之气阳,顺而上升;喜乐之气阴,顺而下降”,“上升之气过多则下焦伤,下降之气过多则上焦伤”,说明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过程是哀怒之气和喜乐之气、上升之气和下降之气阴阳相互依存、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统一的协调过程,尽管疾病的发生及病理变化复杂多样,但都可用阴阳变化来概括说明。还说:“哀怒相成,喜乐相资”,“哀性极则怒情动,怒性极则哀情动”,认为阴与阴、阳与阳之间具有相资相成的关系,提出不同个体阴阳多寡的天禀相对稳定的理论,把人分成几类:过偏于阳者为太阳人,过偏于阴者为太阴人,少偏于阳者为少阳人,少偏于阴者为少阴人。认为:“肺大肝小者名曰太阳人,脾大肾小者名曰少阳人,肝大肺小者名曰太阴人,肾大脾小者名曰少阴人”,脏器大小,阴阳偏盛偏衰是疾病发生、发展的根本原因,因此调整阴阳,恢复阴阳的相对平衡就是治疗疾病的过程,所以“大者泻之,小者补之”是朝医学的基本治疗原则。
三、四象人论
四象人论是朝医学四象学说的基本理论和内容,是其辨象的依据。《东医寿世保元》称:“《灵枢》书中有太少阴阳五行人论,而略得外形,未得脏理,未尽精究也”,“余生于医学经验五六千载后,因前人之述,偶得四象人脏腑性理,著得一书名曰寿世保元”,“太少阴阳之短长变化,一同之中有四偏”,这就是“人禀脏理有四不同”,即太阳人肺大肝小,太阴人肝大肺小,少阳人脾大肾小,少阴人肾大脾小。人的脏局出现“四偏”,除“天理之变化外”,喜怒哀乐性情起着决定作用,即“太阳人哀性远散而怒情促急,哀性远散则气注肺而肺益盛,怒情促急则气激肝而肝益削,太阳之脏局所以形成于肺大肝小也;少阳人怒性宏抱而哀情促急,怒性宏抱则气注脾而脾益盛,哀情促急则气激肾而肾益削,少阳之脏局所以形成于脾大肾小也;太阴人喜性扩张而乐情促急,喜性扩张则气注肝而肝益盛,乐情促急则气激肺而肺益削,太阴之脏局所以形成于肝大肺小也;少阴人乐性深确而喜情促急,乐性深确则气注肾而肾益盛,喜情促急则气激脾而脾益削,少阴之脏局所以形成于肾大脾小也”,这是因为肺气“直而伸”,与哀性相互应,哀性则远散;脾气“栗而包”,与怒性相互应,怒性则宏抱;肝气“宽而缓”,与喜性相互应,喜性则扩张;肾气“温而畜”,与乐性相互应,乐性则深确。同时,乐情之阴气逆动则损伤阳脏之脾;怒情之阳气逆动则损伤阴脏之肝;哀情之阳气逆动则损伤阴脏之肾;喜情之阴气逆动则损伤阳脏之肺。这样一“盛”一“削”,使人的脏局出现“四偏”。
《东医寿世保元》又描述了四象人的性气和情气,称:“太阳之性气恒欲进而不欲退;少阳之性气恒欲举而不与措;太阴之性气恒欲静而不欲动;少阴之性气恒欲处而不欲出”,“太阳之情气,恒欲为雄而不欲雌;少阴之情气,恒欲为雌而不欲雄;少阳之情气,恒欲为外胜而不欲内守;太阴之情气,恒欲为内守而不欲外胜。”太阳人“其性便便然”,少阳人“其性恢恢然”,太阴人“其性卓卓然”,少阴人“其性坦坦然”。这就使人的性情和性情对脏局促成的“四偏”成为辨象诊断的依据。《东医寿世保元》还对性情在病因和保健方面的作用提出了理论依据,称:“怒极者,怒之不胜,悲哀动中则肝魂乱也;哀极者,哀之不济,忿怒激外则肾志乱也;喜极者,喜之不服、侈乐无厌则脾灵乱也;乐极者,乐之不成,则喜好不定,则肺意乱也”,“太阳人恒戒暴怒深哀,少阳人恒戒暴哀深怒,太阴人恒戒浪乐深喜,少阴人恒戒浪喜深乐。
四、脏腑论
朝医药对人体脏腑提出“五脏之心,中央之太极,五脏之肺脾肝肾四维之四象”的观点,用以解释人体脏腑所在部位及其生理功能。朝医学把人体脏腑所在部位划分为四焦,脏分为四脏,腑分为四腑,水谷之气分为四气,营卫物分为四海,全身组织器官归类为四党与。
四焦:就是把人的脏腑所在部位划分成上焦、中上焦、中下焦、下焦。《东医寿世保元》称:“肺部位在颌下背上,胃脘部位在颌下胸上,故背上胸上以上谓之上焦;脾部位在膂,胃部位在膈,故膂膈之间谓之中上焦;肝部位在腰,小肠部位在脐,故腰脐之间谓之中下焦;肾部位在腰脊下,大肠部位在脐腹下,故脊下脐下以下谓之下焦。
四脏:即肺、脾、肝、肾。肺位为颌下背上,属上焦;肺以呼,呼出体内之浊气,出于耳成,入于头脑而成腻海,“腻海者,肺之根本也”,是构成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的基本物质;肺气值而伸,有上升之力,是哀性之源;肺与胃脘、耳、头脑、皮毛结为一群,称作“肺之党”。脾位为膂,属中上焦;脾以纳,出纳水谷之府库;脾充气,“膜海者,脾之根本也”,通过气促进人体机能;脾气栗而包,有横升之力;脾与胃、两乳、目、背膂、筋结为一群,称作“脾之党”。肝位为腰,属中下焦,肝以吸,吸收液之门户;肝充血,“血海者,肝之根本也”,肝所贮存的血液是构成人体肌肉的基本物质;肝气实而缓,有放降之力;肝与小肠、脐、鼻、腰脊、肉结为一群,称作“肝之党”。肾位为腰脊下,属下焦;肾以出,以放出精;肾充精,“精海者,肾之根本也”,肾贮存的精是构成骨骼的基本物质;肾气“温而畜”,有下降之力;肾与大肠、前阴、膀胱、骨结为一群,称作“肾之党”。
四腑:即胃脘、胃、小肠、大肠。胃脘位为颌下胸上,属上焦,胃脘通于口鼻,故对水谷之气起上升作用;胃位为膈,属中上焦,对水谷之气起停蓄作用;小肠位为脐部,属中下焦,对水谷之气起消导作用;大肠位为脐腹下,属下焦,对水谷之气起下降作用。
四气:即温、凉、寒、热。是制造津、膏、油、液四大营卫物的基本要素。《东医寿世保元》称:“水谷自胃脘而入于胃,自胃而入于小肠,自小肠而入于大肠,自大肠而出于肛门者;水谷之气多数停畜于胃,而熏蒸为热气,消导于小肠而平淡为凉气,热气之轻清者上升于胃脘而为温气,凉气之质重者下降于大肠而为寒气”。
四海:即津、膏、油、液。朝医学认为,水谷的温凉寒热“四气”在体内开始演化,第一阶段生成津、膏、油、液四大营卫物,经过前四海(津海、膏海、油海、液海)进入第二阶段,生成神、气、血、精四大气血物,经过后四海(腻海、膜海、血海、精海)维持有机体各个器官的正常活动。它们的生成、循环与功能是“津”,由“水谷温气自胃脘而化津,入于舌下为津海,津海者津之所舍也;津海之清气出于耳为神,入于头脑而为腻海,腻海者神之所舍也”;功能是“津海之清气充满于上焦为神”;“津海之浊滓补益胃脘”;“津海藏意”;“腻海之清汁入于肺,以滋肺元”;“腻海之浊滓则头以直伸之力,锻炼之而成皮毛”;“腻海藏神”。“膏”由“水谷热气自胃而化膏,入于膻间两乳为膏海,膏海者膏之所舍也,膏海之清气出于目而为气,入于背膂而为膜海,膜海者气之所舍也”,功能是“膏海之清气充满于中上焦为气”;“膏海之浊滓补益胃”;“膏海藏虑”;“膜海之清汁入于脾,以滋脾元”;“膜海之浊滓则手以能收之力,锻炼之而成筋”;“膜海藏灵”。“油”,由“水谷凉气自小肠而化油,入于脐为油海,油海者油之所舍也;油海之清气出于鼻而为血,入于腰脊而为血海,血海者血之所舍也”;功能是“油海之清气充满于中下焦为血”;“油海之浊滓补益小肠”;“油海藏操”;“血海之清汁入于肝,以滋肝元”;“血海之浊滓则腰以宽放之力,锻炼之而成肉”;“血海藏魂”。“液”,由“水谷寒气自大肠而化液,入于前阴毛际之内为液海。液海者液之所舍也”;“液海之清气出于口而为精,入于膀胱而为精海,精海者精之所舍也”;功能是“液海之清气充满于下焦为精”,“液海之浊滓则大肠以下降之力,取其浊滓而补益大肠”;“液海藏志”;“精海之清汁入于肾,以滋肾元”;精海之浊滓则足以屈强之力,锻炼之而成骨”;“精海藏魂”。
五、病因学
人与自然、社会是对立统一的整体,人体本身也是有机整体,人体在自然和社会环境中,只有保持协调和平衡才能维持健康,如果太过和不及,就会破坏相对的平衡而发生各种疾病。《东医寿世保元》称:“脾胃水谷、风寒暑湿触犯者为病”,“爱恶所欲、喜怒哀乐偏着者为病”,“娇奢、懒怠、偏急、贪欲都减寿”;《东医四象诊疗医典》记载了饮食伤、劳役伤;《四象金匮秘方》记载了打仆伤、虫兽伤和酒、色、毒、虫等。概括起来,朝医学的病因学有“”四淫”、“四情”、“四心”、“四邪恶”、“四毒”、“四伤”。
四淫:即风、寒、暑、湿。《东医四象诊疗医典》认为:风是空气受寒热影响涨缩而形成之流动而言,是自然气候,然而一旦过激则变成无形之邪气,成为致病之源,这就是风邪;寒则冬季之立气,人体感寒则出现温度放散,体表皮肤紧张而发热,体内肠胃停水难运,是为寒邪;暑指夏月相火之令,若暑邪传入肺胃则引起汗出而喘,烦渴多言,倦怠少气或下血发黄生斑等症;若传犯心包,随血入脑则引起四肢搐溺,不省人事等症,是为暑邪;湿是重浊有质之邪,分为外感和内生,因起居不慎而湿气从皮肤传入者曰外湿;因饮食不节而脾受损,运化失常成湿者叫内湿。虽外感重,内伤轻,但其重证者,外感必渐入脏腑,内生渐进经络,是为湿邪。
四情:即喜、怒、哀、乐。《东医寿世保元》称:“爱恶所欲,喜怒哀乐偏着者为病”;“太阳人哀心深着则伤表气,怒心暴发则伤里气”;“少阳人怒性伤口、膀胱气,哀情伤胃和大肠气”;“少阴人乐性伤目、膂气”,“喜情伤脾、胃气”;“乐情伤脾、胃脘气”。
四邪恶:即娇奢、赖怠、偏急、贪欲。《东医寿世保元》称:“娇奢减寿,懒怠减寿,偏急减寿,贪欲减寿”,是指情欲和心理因素的致病性。
四毒:即酒、色、虫、毒。《东医寿世保元》称:“酒色杀人者”,“酒毒枯肠”、“色劳竭精”;《东医四象诊疗医典》称:“酒伤即饮酒过度……如渗入经络则成为酒瘴”,“色伤肾则精室空虚,相火无制”,“酒色伤则气血不足,精神围惫”;又提出了蛔虫和寸白虫致病;《东医四象金匮秘方》记载了砒石毒、金石毒、雄黄毒、轻粉毒、杏仁毒、硫黄毒、乌头毒、狼毒毒,川椒毒、巴豆毒、蛇虫毒、草虫毒、牛马肉毒、猪肉毒、狗肉毒、羊肉毒、鸡肉毒、蛤蟆毒、鱼蟹毒、水蛭毒、诸菜毒、煤碳毒、豆腐毒、莴苣毒等。
四伤:即饮食伤、劳役伤、打仆伤、虫兽伤。《东医四象诊疗医典》称:“人为饮食所生,饮食为脾胃所左右,因而不时的饥饱伤胃气”,“如伤一次胃气,则水谷之精气不能化为阴阳行营卫,滋养身而百病生”;又称:“筋与脾为一党,劳役伤则伤脾气”、“劳倦伤则脾生热,内??真阴,一身百症便生也”;《东医四象金匮秘方》叙述了打伤骨、打伤筋、跌打损伤、伤损瘀血、坠伤和虫兽伤的犬咬、蚊咬、毒蜂螫、蜘蛛伤、蜈蚣伤、熊虎伤等。
四心:即怕心、惧心、不安定心、急迫心。认为这都是致病因素。
六、病理学
朝医四象医学认为人体不同的体质有不同的发病机制,所患病证也各不相同。归纳起来有五种,即阴阳盛衰说、寒热多寡说、脏器大小说、情志过不及说、六经病症局限说。
阴阳盛衰说:认为太阳人为过偏于阳之人,少阳人为少偏于阳之人,太阴人为过偏于阴之人,少阴人为少偏于阴之人。故阳人阳多阴少,阴人阴多阳少。四象人病理机制源于人体体质的阴阳盛衰。《东医寿世保元》认为,“少阴人虽则冷胜,然阴盛阳格,败阳外遁则烦热而汗多也,此之谓亡阳病也;少阳人虽则热胜,然阳盛阴格,败阴内遁则畏寒而泄下也,此之谓亡阴病也”。又说“少阴人病一日发汗阳气上升,人中穴先汗则病必愈也。”
寒热多寡说:认为阳人尤其是少阳人是大禀多热体质,阴人尤其是少阴人天禀多寒体质,所以阳人易得热证,阴人易得寒证;《东医寿世保元》称:“古医有言:头无冷病,腹无热痛,此言非也,何谓然邪?少阴人原来冷胜,则其头痛自非热痛而即冷痛也。”因为少阳人属多热体质,少阴人属多寒体质,所以即使阳人得寒证也应慎用或禁用人参、附子等热剂,阴人得热证则应慎用或禁用石膏、大黄、芒硝、柴胡等寒凉剂。
脏器大小说:由于四象人脏局大小不同,所易患病证的病理病机也不同。太阳人“肺大肝小”,易患外感腰脊病和内触小肠病;内触小肠病包括噎膈、反胃。太阴人“肝大肺小”,易患胃脘受寒表寒病和肝受热里热病;胃脘受寒表寒病包括仲景桂枝汤证、寒厥证;肝受热里热病包括阳毒及瘟疫燥热证、食后痞满证及腿脚气无力证、泄泻、咳嗽、哮喘、胸腹痛、腹胀、浮肿、中风等。少阴人“肾大脾小”,易患肾受热表热病和胃受寒里寒病;肾受热表热病包括太阳伤风证、下焦血证、胸结核证、吐蛔证、胃家实证。大黄承气汤证、脾约证、亡阳证、当归回逆汤证;胃受寒里寒病包括痞证、阴毒、直中阴经、厥证、泄泻、瘟黄等。少阳人“脾大肾小”,易患脾受寒表寒病和胃受热里热病;脾受寒表寒病包括结胸证、亡阴证、发狂谵语证、大青龙汤证、小柴胡汤证;胃受热里热病包括阳厥、消渴、白虎汤证、桂枝各半汤证等。
情志过不及说:情志指“四情”,即喜怒哀乐。《东医寿世保元》认为:“哀怒之气阳也,顺动则顺而上升;喜乐之气阴也,顺动则顺而下降。”、“哀怒之气顺动则发越而上升”,“喜乐之气顺动则缓安而下坠”。若“上升之气过多则下焦伤”,“上升之气逆动而并于上则肝肾伤”;若“下降之气过多则上焦伤”,“下降之气逆动而并于下则脾肺伤”。又认为“哀怒相成”,故“哀性极者怒情动,怒性极者哀情动”。如“太阳人哀极不济则忿怒极外;少阳人怒极不胜则悲哀动中”。“喜乐相资”,故“乐性极则喜情动,喜性极则乐情动”。如“少阴人乐极不成则喜好不定;太阴人喜极不服则侈乐无厌”。这就是喜怒哀乐之气过多则逆动,性极则情动之意。
六经病证局限说:《东医寿世保元》认为:“六条病证中,三阴病皆少阴人病证也;少阳病证即少阳人病证也;太阳病证、阳明病证则少阳人、少阴人、太阴人病证均有之,而以少阴人病证居多也。”又称“岐伯所论巨阳、少阳、少阴经病皆少阳人病也;阳明、太阴经病皆太阴人病也;厥阴经病少阴人病也”。
七、预防保健说
朝医药对预防保健极为重视。《东医寿世保元》强调“救病千万,以两言决之,曰:莫如预防二字”。并从四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方法。①强调精神心理修养教育对疾病预防的重要性。《东医寿世保元》指出:“心之爱恶所欲,喜怒哀乐偏着者为病”。又说:“天下之受病都出于妒贤嫉能,天下之救病都出于好乐善”,故曰:“妒贤嫉能,天下之多病也;好贤乐善,天下之大药也。”从而提出了加强家庭心理教育的必要性,说:“幼年七八岁前,闻见未及而喜怒哀乐胶着则成病也,慈母宜保护之也;少年二十四、五岁前,勇猛未及而喜怒哀乐胶着则成病也。智父能兄宜保护之也。”“警戒而闻见则长寿。”、“壮年三十八、九岁前则贤弟良朋可以助之也;老年五十六、七岁前,孝子孝孙可以扶之也。”“天下喜怒哀乐之暴动浪动者,都出于行身不诚而知人不明也。”“人事之修不修,命之倾也。”“人众,凡事不成,疾病连绵,善恶相持,其家必将败之地,唯明哲之慈父孝子处之有术也。”②提出了四象人的养生之道。《东医寿世保元》根据“四象”人的精神心理因素,有针对性地提出“太阴人察于外而恒宁静怯心,少阳人察于内而恒宁静惧心,太阳人退一步而恒宁静急迫之心,少阴人进一步而恒宁静不安定之心。如此则必无不寿”;“太阳人恒戒怒心,少阳人恒戒哀心怒心,太阴人恒戒乐心喜心,少阴人恒戒喜心乐心,如此则必无不寿”等养生之道。指出心灵创伤对健康的危害性,并告戒受心灵创伤,“以刀割脏,一次大动,十年难复”。③强调生活习惯对健康的影响。劳役得当,有规律的饮食起居,依病性的需要服用药物方对健康有利。故《东医寿世保元》指出:“怠慢则必夭,谨勤则必寿”,“懒怠减寿”,“勤干得寿”,“有勤干则福寿”,“养生之术,每欲小劳,但莫大疲”,强调了劳动对健康的重要性。还认为“简约得寿”、“娇奢减寿”、“贪欲减寿”,“饥者之肠,急于得失则肠气荡矣”,“饥而安饥则肠气有守”,“故饮食以能忍饥而不贪饱”,“人可日再食、而不四、五食也,又不可即食后添食,如此则必无不寿”等等,指出了节制饮食的必要性。说:“膏粱虽则助味,常食则损味;羊裘虽御寒,常着则摄寒,故膏粱、羊裘犹不可以常食常着”。“酒色财权,自古所戒,谓之四堵墙而比之牢狱,非但一身寿夭,一家祸福之所系也。”还指出:“衣服以能耐寒而不贪温”,提出了酒色对健康的危害和平素锻炼对身体的益处以及娇奢生活对健康的危害。对于药物的服用,《东医寿世保元》指出:“有病者,可以服药,无病者,不可以服药;重病可以重药,轻 病不可以重药;若轻病好用重药,无病者好服药,脏器脆弱,益招病矣”,“常服药之有害,则反为百倍于全不服药之无利也”,“有病者,明知其证则必不可不服药;无病者,虽明知其证,必不可服药,历观于世之服阿片烟、水银、山参、鹿茸者,屡服则无不促寿者”,明确地阐明了用药的科学道理以及乱用药对健康的危害。④强调医学知识的普及对健康保健的重要作用。《东医寿世保元》说:“万室之邑,一人陶则器不足也;百家之村,一人医则活人不足也,必广明医学,家家知医,人人知病,然后可以寿世保元”。
化妆品 韩国化妆品 香港宝和堂海狗丸 如何开港货店